首页 >> 察隅冷杉

施正荣:光伏产业依然很冲动雨量站

文章来源:养猪农业网  |  2022-12-01

施正荣:光伏产业依然很冲动

有人说光伏产业内新的泡沫正在积聚,尤需警惕;有人说产业尚在回暖通道,施正荣认为光伏产业的发展缺少理性。

据中国经营报9月26日报道,光伏产业,扑朔迷离。到目前为止,两种观点仍然在对抗、莫衷一是:有人说新的泡沫正在积聚,尤需警惕;有人说产业尚在回暖通道,何言泡沫?

作为光伏产业领军企业,无锡尚德从年初至今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苦乐参半。

尚德的感悟与痛思,也许有助于在光伏产业中的企业们的理性前行。

回应外界质疑:尚德没有「囤硅」

《中国经营报》:2008年年底,你在反思光伏产业泡沫破灭时总结了两点:「一个是财富效应,再一个是政府在后面推波助澜,举国上下到处在建光伏产业园。」不可否认的是,尚德也以实际行动参与了产业泡沫的制造与膨胀。比如,我们看到的消息,尚德在洛阳总投资6.7亿元的二期太阳能工程2007年8月上马,如果不是金融危机打断,到2009年12月,尚德还将再投资15亿元上马三期工程。

施正荣:其实我们还是很理性的。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2007年年底尚德的产能是600兆瓦,2008年我们原计划把产能放大到1,000兆瓦,但是基于宏观形势的综合考虑,我们非常慎重。当金融危机刚刚露头的时候,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它的伤害度、波及面会如此之剧烈和广泛。2008年年初的时候,我在内心里追问自己,怎么我们一点都没感受到危机?但是到了2008年8月份,我们已经预感到形势不妙,一些分析师也给我们提交了关于风险预警的提示报告。当时无锡有一家跨国公司设立的子公司,正在寻求买家,我们当时还纳闷:怎么到了要卖公司的地步?

2008年9月中旬我在欧洲开会,当时大家都在商讨2009年的订单情况,一个月之后的10月15日美国的展会上,订单还是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幸好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始谨慎了,没有接太多的订单,否则会很麻烦。2009年年初,媒体针对尚德的负面报道比较多,我们都没有及时回应。怎么回应?你越回应,人家越会说你心虚。越是澄清,越有媒体跟进炒作。与其那样,还不如保持沉默。

《中国经营报》:联想到之前尚德大量囤积硅原料导致库存积压、巨额亏损,如何看待尚德以及你本人的不冷静?你个人有否反思?

施正荣:我要澄清的一点是,尚德没有囤硅,尚德积累的硅只是可以满足两个星期的生产量。2008年第四季度尚德报亏6,000万美元,其中,原材料硅减值损失2,000多万美元,其余的是投资造成的亏损。据我所知,国内有的光伏公监控系统司因为硅原料减值损失了1亿多美元,那才叫囤硅。

我早就说过,光伏产业的泡沫迟早会破灭,只不过因为金融危机,泡沫破灭提前了半年。木制相框对于金融危机,对于光伏产业泡沫,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这么说你可能会觉得我狂妄。目前硅料的低价格是我前年就预料到的。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光伏产业的泡沫也会破灭,因为产能已经过剩了。金融危机加速了泡沫的破灭,对于光伏产业的前景、隐忧,我看得很清楚。目前硅料的价格一直在降,有人担心,如果总这么往下掉,该怎么办?硅料价格从400美元/公斤到目前的60多美元/公斤,速度很快、时间很短。硅料价格止跌企稳后,终端市场价格也就稳定了。硅料价格从60美元/公斤再往下降,速度就没那么快了。

目前国内很多原本没有任何光伏产业背景与经历的企业,也在往这个产业里挤,对此我是比较担心的。尽管我认为两年之后光伏产业必将大振,但是产业规模以及发展状况究竟怎样,还是存在变量的。金融危机不是遏止了光伏产业的需求,而是导致了没钱投资。欧洲现在没有充裕的资金建设光伏工程,2009年年底就可以了?可能不会吧。

反思产业萧条:尚德的持续发展要靠文化

《中国经营报》:2005年到2008年,光伏产业得到几乎是狂热的追崇和投资,这次的金融危机等同于一次彻底的洗牌。你曾说过,最终控制局面的将是央企。对于尚德来说,与那些传统能源巨头如何合作?品牌、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是那些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的共同特征,这次的产业萧条给予尚德的教训有哪些?

施正荣:我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前景非常乐观,持续看好,所以目前首先要通过与央企联盟的方式与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紧密关系。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短期内,尚德无法从中国市场赚到钱,这是事实。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于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能否真正兑现?投资方信心不足。

2009年第一季度,国内唯一盈利的太阳能企业就是尚德。2009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毛利率接近18%,尽管尚德的体量已经足够庞大,但我们转型还是蛮快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练内功的重要性,比如成本控制、组织结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等。目前的企业文化和我们的发展还是不适应的,这是不容忽视的显性问题,尚德的持续发展最终要靠文化。

尚德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公司,也在对企业文化进行修订和梳理。高管层的归属感我很看重,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从高层开始推进。

《中国经营报》: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目前以山东、江苏、上海为代表的各省市纷纷出台了激进的新能源振兴规划。江苏规划至2011年将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张至10GW,湖南和江西也分别计划未来2-3年打造千亿规模的光伏产业。青海、宁夏、内蒙古等资源大省也在加快新能源的应用。伴随着《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是否会在光伏产业中引起新一轮泡沫?

施正荣: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如果地方依然保持这样的产业冲动,势必引发价格战和产业泡沫。好多地方的市长赶来无锡见我,我是一直比较清醒的,因为我知道市长们找我为的是吸引尚德前去投资。我就跟市长们讲,如果市场需求没有激活,投资者怎么可能来投资?怎么可能拉动地方经济?地方经济拉动不起来,反而有可能把我拖垮。

很多地方政府把钱花在支持光伏产业上,我不赞成。我觉得应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激活、教育光伏市场,一旦市场被激发,控制球阀产业自然兴盛。目前我们的投资模式还是比较理性的,央企是主力投资方。央企是投资方,经营电站是他们的强项,我们的优势在组件制造领域。有的央企也在做产业链延伸,从上游原材料到中间层的组件,再到下游的电站,都介入。我不认为这是明智的抉择,应该体现出合理的分工协作。

我们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合作开发的宁夏石嘴山10兆瓦项目,很快就能完工,宁夏方面希望通过市场需求来拉动产业增长,这是非常智慧的。不像有的地方,是想通过光伏这个小产业实现地方经济增长的大使命。我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很多时候人家不一定能听进去,比如地方政府。

光伏是新兴产业,刚过了几年好日子而已,还没有恢复元气,现在已经开始争抢市场,甚至打价格战了,这是值得警惕的。

《中国经营报》:为了能够染指美国的新能源产业,你曾经致信美国总统奥巴马。目前,尚德电力已在美国小有收获,同时加快了在国内市场的布局。不过,美国市场、中国市场还在规划之中,短期内解决不了欧洲市场萎缩对你们业绩的重大影响。

施正荣:西班牙光伏市场2008年的规模是2,500兆瓦,2009年则是400兆瓦,萎缩得非常惊人。除了西班牙市场,欧洲其它市场都还处在成长状态,并不是说欧洲市场一下子全部萎缩了。今年,欧洲市场的总量应该能和去年持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在出台鼓励光伏的政策,这个产业还是很有前景的。我估计两年以后很可能将又迎来一波大行情,这些都不用怀疑。但是在短期之内,光伏产业面临盘整。

单就项目以及政策的确定性来看,美国光伏市场的现状好于中国。国外的政策比较清晰,电价问题、政府补贴,都是比较明确的。美国光伏市场唯一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美国企业的现金流,银行贷款变得很难。目前,美国将启动总量为320亿美元的「能源部(DOE)贷款担保」,投入新能源领域,这是一个新的方向。

中国光伏产业市场,国家出台的政策不少,但我们不知道如何实施,如何操作。这是难题所在。比如屋顶计划、金太阳计划,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具体如何实施。产业大方向没问题,细节的落实还要等。我觉得至少要一年时间吧,估计明年可以陆续启动一批项目。

整合日本企业:难在坚持、贵在坚持

《中国经营报》:2006年8月2日,尚德以现金加股票方式分两步收购日本最大的太阳能模块厂商MSK公司,收购金额涉及3亿美元。尚德从而得以进入日本光伏市场。这次收购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对日本公司的最大收购。众所周知,中国企业整合日本公司极为罕有,目前也没有成功先例。

施正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组件市场,同时也是外国厂商最难进入的市场之一。此次收购将让尚德拥有MSK在全日本的销售与市场平台,公司将利用这些优势来增加在这个重要市场的市场份额。整合日本企业,肯定有难度,但是如果畏难而放弃潜在机会,那就太可惜了。凭什么去整合人家?我觉得要靠实力说话,当日本公司意识到你的强大,打心眼里服气你、尊重你,很多事情就好推进了。坦率地说,并购之初,因为我们对日本文化了解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整合的难度,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去磨合,彼此适应、彼此妥协、彼此尊重、彼此认同。我们并购的这个日本公司MSK有品牌、有技术,市场也很好,但因为领导人的开拓意识弱化,光伏产业兴盛的时候,企业反而走了下坡路。

尚德如何整合日本公司?首先是文化的融合,其次是尽快寻找到合适的管理者担当CEO之任。通过近两年的寻找,我们在日本本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CEO,年初替换了原来的CEO。我现在兼任MSK的董事长,每个季度我会去日本一次,每次待两三天。2008年春天开始,尚德在日本本土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电池。目前尚德在日本市场已经站稳脚跟,在日本市场的知名度不亚于三洋、京瓷。对于任何一个新兴市场,都是要保持投入的,我们中国的公司不大重视前期投入,产业兴盛起来了一拥而上,那样的话很难获得成果。对于我们来说,并购就是一种前期投资。

《中国经营报》:迄今为止,日本媒体、商界人士对中国企业存在着很多偏见和抵触,通过并购进入日本市场之后,尚德以并购换市场的目的达到了吗?绝大多数日本公司都是终生雇佣制,这样的劳动用工制度是否也会影响整合的成效?

施正荣:日本媒体经常问我一个问题:现在日本民众有一种担心,中国公司来日本本土抢占市场。我回答他们,对于这个问爆破设备题,日本应该怀抱更加开放的心态。试想,如果日本企业不是因为具备了全球视野,日本的经济能有今天吗?我们非常赞赏日本政府在1994年就出台了支持光伏产业的政策,德国也在光伏产业领域大有建树,德国市场是向全球开放的,日本市场却始终封闭。日本市场只有开放,才能赢得更多。对此,日本企业界、政界应该深思。日本政府对光伏产业支持力度一直很大,2005年、2006年暂时取消了补贴,2008年又开始新的补贴,市场获得了100%的增长。2010年,日本市场可以实现太阳能电价上网,这都是让人振奋的消息。来自日本市场的营收占到尚德的10%左右。

终生雇佣制是日本企业沿袭多年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束缚了日本公司的活力。MSK的高管就跟我说,施博士你这么年轻就当董事长、CEO,这在日本公司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整合的过程中,MSK公司有20%的员工被淘汰,同时吸引了一批新员工加入。任何公司都不愿裁员,裁员是不得已的事情,因为企业必须保持活力。

包皮垢是怎么形成的
继发性癫痫很难治吗
儿童癫痫病怎么进行检查确诊呢
人流后宫内感染的症状